栏目
页面
帮助
相关
魔都模组站
魔都微博:
魔cnmods都
魔都微信公众号:
魔都cnmods
魔都QQ群:629998485
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魔都群头衔为“一碗凉粉”。
鉴于本人较为懒惰没有建立个人主页,因其写了一篇对八爪模组《噩梦之石》的剧透评论,特建造此页面。
【以下内容全部包含剧透】这篇模组写作于2011年8月18日,如同作者八爪夺心魔所说,仿照了两部翻译模组——“海明威侦探社系列”中的《天堂之水》与《林中阴影》,能看出这两篇模组也很有年代感了。如果站在2011年的角度审视《噩梦之石》,那么它无疑是很出彩的。而如果放到现在(2025年)回看,那么这篇模组以及海明威侦探社的两篇模组都带有一些问题。不过考虑到模组的写作时间过于久远,因此以下的评论都是吹毛求疵罢了。
这篇模组确实很好地继承了海明威侦探社系列的风格,即从侦探社的管理者“厄尼”那里接受任务,完成委托,赚取报酬。三篇模组的行文也都很相似,包括大量的氛围描写,格式类似的NPC对话示例等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海明威侦探社系列的模组并不要求调查员“彻底解决事件”——在《天堂之水》中,调查员只能阻止一场仪式,而无法对抗背后的整个邪教集团,甚至只能放任他们的存在。在《林中阴影》中,调查员会被迫击毙一名因为魔法变成猿猴的NPC,同时模组中并没有给出任何能将他转变回人类的方法。尽管最后调查员都算【完成了委托】,并且能得到报酬,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这种剧情设计无疑是会让人窝火的。而《噩梦之石》里面,也延续了同样的风格:调查员需要夺回一块石头,而与其相关的黑暗势力不需要调查员解决,同时调查员也解决不了。只要拿回石头,就算完成委托,就能结束模组。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古早模组《复足》,在那个年代这类设计确实是很流行的,或许是为了映衬克苏鲁神话的“无力感”吧。但放到现在的话,各种coc的模组其实都追求英雄式的冒险,甚至coc7th规则书更是在开头写了“你,和你的同伴,将决定整个世界的命运!”不过归根结底,这只是时代的局限性,那个时候更是没有多少模组可玩,因此在这方面无需过分苛求。甚至《噩梦之石》的恶意要远轻于《天堂之水》——两篇模组都在警局设计中加入了内鬼,使得调查员无法依赖警察,甚至报警会造成不好的后果(也是老模组的一种流行设计了,为了避免调查员过于依赖警察势力“踢门”,放到今天或许有更好的写法)。《天堂之水》的提示相对不明显,而且带着作者的傲慢(模组原文:“同学们,Cthulhu的第一课是什么?别相信任何人。”)而《噩梦之石》则努力给出了提示和补救措施,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调查员不至于走上绝路,不过在这方面仍然有值得改进的地方,将在后文叙述。
模组结构上,因为仿照了海明威侦探社系列,作者八爪夺心魔把模组的【真相】放在了最后面,同时在模组正文中并没有穿插“给KP的专属信息”这样的提示,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,这是这系列模组的共通问题。 在线索布置方面,作者倒是给出了足量的线索,尤其是在“早安旅馆”方面堆砌了大量的信息,看起来是尽可能地想象到了所有调查员可能提出的问题,并给出了解释,虽然排版方面略有遗憾。不过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其实给出相关NPC的基本行为逻辑即可,只要逻辑足够通顺,KP就能自行想象出相关内容。当然了,这依然是跨时空的吹毛求疵。此外,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图书馆查询内容,就像他的另一篇模组《最深的梦境》一样,即期望调查员前往图书馆对各种名词进行查询。然而在这篇模组里,作者并没有给出相关的提示,可能是因为这是当年的跑团“流行”手段,所以不需要额外叙述吧。
在NPC塑造方面,作者也通过问答对话尽可能地展现出了相关NPC的形象,比如说馆长布伦特的小心思,应召女郎玛丽的冷漠却又带着一丝犹豫。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重大问题:作者没有对NPC的外貌进行描写,这就要结合模组的核心诡计来谈了。这篇模组的核心诡计是两个NPC的“化妆”潜入博物馆,试图对调查员追查的“石头”(神话物品)进行偷窃,其中阿方索化名胡安,以清理工的身份潜入;安东尼化名埃米利安,以保安的身份潜入,得手的就是安东尼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安东尼是一个势力庞大的邪教团的首领,警局的内鬼也隶属于他的教团,是调查员们的头号敌人。如果调查员通过名片等方式找到了他,并不幸在对话中吐露了太多信息,会被他强灌迷药咖啡并监禁,这很可能导致调查员的团灭。但是,如果玩家在之前的对话中得知了“埃米利安”的外貌特征,再得知安东尼的外貌描写,或许就可以规避掉这一事态,大幅度降低模组的恶意。因而作者没有在外貌上进行加笔,实属可惜。 最终,调查员会被传送到一座阿兹特克风格的金字塔,在面对神话生物的惊吓后抢得石头、逃离这里。抛开战斗具体数值这些可以随意调整的内容,总体上这篇模组还是比较完善的,放到2011年来看更是难能可贵,同时质量也要强于模仿对象“海明威侦探社”系列模组,至少恶意绝对低了一大截。因此,这篇评论的内容也都是些鸡蛋里挑骨头的闲聊而已。